中国畜牧兽医 ›› 2024, Vol. 51 ›› Issue (10): 4292-4300.doi: 10.16431/j.cnki.1671-7236.2024.10.010
卜莹1, 郑楠1, 王典2, 王加启1, 赵圣国1
BU Ying1, ZHENG Nan1, WANG Dian2, WANGJiaqi1, ZHAO Shengguo1
摘要: 【目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红三叶草异黄酮在瘤胃内的稳定性及其代谢规律。【方法】 体内试验:选择3头安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于晨饲前在瘤胃内投入2 g红三叶草提取物(异黄酮含量为22.91%),分别在0、0.5、1、2、4、8、12、14 h采集瘤胃液,利用HPLC法分析异黄酮含量。体外瘤胃发酵试验:设置3个处理组,分别为添加0.1 g/120 mL(高剂量组)、0.01 g/120 mL(低剂量组)和不添加红三叶草提取物组(对照组),每组均为5个重复,在39 ℃条件下发酵,分别在0、0.5、1、2、4、8、12、14 h采集瘤胃液,利用HPLC法分析异黄酮含量。【结果】 在体内试验中,刺芒柄花素和鹰嘴豆芽素A分别于14和8 h完成代谢。2 h后,瘤胃内出现代谢产物S-雌马酚。鹰嘴豆芽素A和刺芒柄花素的半衰期分别为1.02和2.25 h,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半衰期分别为3.38和0.77 h。在体外试验中,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发酵液中4种异黄酮的半衰期均不同:高剂量组中,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半衰期分别为2.45、0.70、12.62和5.74 h。低剂量组中,这4种异黄酮的半衰期分别为2.82、0.87、13.11和3.45 h。【结论】 红三叶草异黄酮在奶牛瘤胃中不稳定,会被微生物分解代谢,主要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和鹰嘴豆芽素A半衰期不超过4 h,推测这两种异黄酮代谢终产物分别为S-雌马酚和对乙基苯酚。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