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猪疫病致病机制及猪用疫苗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中国畜牧兽医》拟于2026年8月出版“猪疫病致病机制及疫苗创新”专题,现面向国内外学者征集相关稿件。本专题由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范红结教授作为专题主编,指导专题选题策划、组约优质稿件,把关学术质量。
一、专题介绍
非洲猪瘟、猪流行性腹泻、猪链球菌病等疫病严重威胁全球养猪业。本专题系统解析猪疫病相关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以及其介导免疫逃逸的关键路径,同时涵盖疫苗技术进展,包括基因缺失减毒疫苗、mRNA疫苗等新型技术应用,探讨多联疫苗、纳米佐剂与智能化免疫监测系统等前沿防控策略,为猪疫病防控提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二、专题主编
范红结,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计划”首席教授,“预防兽医学”学科点长。兼任农业农村部第三届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第七届新兽药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副理事长等。曾任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院党委书记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oS Pathogen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各一项,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60余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江苏特聘教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等人才计划。
三、征稿范围
本专题旨在汇聚猪疫病致病机制及疫苗创新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猪用疫苗的创新技术与应用实践,为中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优先征集以下领域(但不限于)的综述和试验研究论文:
1、猪重要病原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致病机制
聚焦猪重要病原微生物毒力调控机制及其逃避宿主免疫的分子机制,探索寄生虫代谢产物引发的免疫病理损伤及营养效应。
2、猪用疫苗的创制
涵盖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及多联多价疫苗等,聚焦疫苗安全性与交叉保护力提升。
3、免疫平台构建
包括智能抗原设计(AI预测与结构优化)、高效递送系统(微针/纳米载体技术/无针递送系统)和动态监测网络(抗体大数据实时分析)等,通过多学科交叉,实现疫苗研发提速与精准免疫。
4、交叉学科与综合防控
涉及多学科融合技术(AI辅助抗原设计+纳米递送系统)、新型免疫策略(黏膜免疫与非注射型佐剂应用)和动态监测体系(抗体大数据分析+单细胞分泌组学评估)等,通过整合生物信息学、材料学与免疫学技术,提升疫苗保护率并降低免疫抑制影响。
四、征稿说明
1、投、审稿说明
(1)投稿网址:www.zgxmsy.cn(注册-在线投稿-上传稿件-选择“猪疫病致病机制及疫苗创新”专题投稿)。
(2)稿件评审严格执行“三审制”,同时会为专题稿件开辟快速评审的绿色通道,审核通过的稿件可在中国知网首发。
(3)专题所有稿件的审稿费、版面费以及作者稿酬均按本刊现行标准执行。
2、稿件写作要求
论文要求及撰写格式请参考《中国畜牧兽医》主页“投稿须知”和“论文模板”(官网左侧“下载中心”直接点击下载)。
3、重要日期
(1)安排刊期:2026年第8期
(2)征稿截止日期:2026年03月31日
4、联系方式
(1)联系人:董晓云
(2)E-mail:zgxmsy@caas.cn
(3)电话:18010093168,010-62810371/62816020/628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