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家紫, 黄越川, 张海亮, 高梓萌, 赵雪莲, 王思佳, 李斌, 温东旭, 俞英, 王雅春. 西藏荷斯坦牛体型与产奶性状的群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25, 52(1): 258-267. |
[2] |
张积荣, 张国庆, 甫拉提江·艾力皮别克. 补喂酵母培养物对泌乳母马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51(8): 3410-3416. |
[3] |
姚怀兵, 李娜, 梁小瑞, 郝泽林, 闫慧, 赵仲凯, 刘颖, 马强, 王玉琢, 陈钢粮, 杨洁. 新疆双峰驼产奶性状与体尺、体重及血液理化指标的测定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50(8): 3210-3220. |
[4] |
徐昊祺, 许静漪, 胡丽蓉, 张帆, 罗汉鹏, 张海亮, 师睿, 李想, 刘林, 刘巧香, 郭刚, 王雅春. 中国荷斯坦牛PIK3C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和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9): 3438-3452. |
[5] |
徐丽云, 郑梦荷, 许子豪, 牛高伟, 王永力, 邱辉, 吴宇轩, 金桐, 邵伟. 灌服黄芪多糖对奶牛产奶量、免疫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0): 3819-3828. |
[6] |
梁莎莎, 庞春英, 邓廷贤, 陆杏蓉, 段安琴, 马小娅, 方艳艳, 梁贤威. 水牛MFSD2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10): 3856-3865. |
[7] |
宁景扬, 马龙刚, 陈紫薇, 安涛, 常瑶, 王凯, 王磊, 陈少侃, 张帆, 郭刚, 张海亮, 王雅春. 中国荷斯坦牛干奶期长度的群体特征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J].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9): 3368-3377. |
[8] |
曾鑫, 王琬婷, 藏赛鸽, 岳子婷, 罗军, 李聪. 影响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2): 554-562. |
[9] |
余厚默, 竹磊, 张海亮, 常瑶, 杨桐桐, 郭刚, 刘林, 王雅春. 北京地区荷斯坦牛乳糖率影响因素分析及遗传参数估计[J].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12): 4520-4529. |
[10] |
徐伟, 董飞, 马志愤, 亓建刚, 常瑶, 陈少侃, 姜兴刚, 王雅春. 中国荷斯坦奶牛不同地区、泌乳天数及胎次的产奶量校正系数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12): 4554-4566. |
[11] |
王亚男, 冯曼, 周英昊, 毛森, 邱殿锐, 郭建军, 李素霞, 王洪彬. 冀北寒区秋冬季节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液常规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20, 47(4): 1282-1288. |
[12] |
马大川, 武杰, 李娟, 单春乔. 复合酶与复合酶菌制剂对日粮体外降解率及不同泌乳阶段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20, 47(12): 3917-3925. |
[13] |
文惠, 罗汉鹏, 米思远, 刘雪琴, 王雅春, 肖炜, 俞英. 副乳头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基因LGR5的遗传表达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46(12): 3642-3649. |
[14] |
赵番番, 葛建军, 李红燕, 张梦华, 魏趁, 王丹, 杜建文, 胥磊, 姜徽, 桑扎根, 黄锡霞, 谭世新. 新疆地区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评分对产奶量与乳成分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46(11): 3323-3331. |
[15] |
罗汉鹏, 李源韬, 刘嘉莉, 徐伟, 张海亮, 董刚辉, 李锡智, 黄锡霞, 王雅春. 不同耐热性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差异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45(8): 2263-2269. |